记者注意到,对于人才的争夺,本市的目光甚至打出了“提前量”,直接瞄准了“小留学生”,以避免本市的好苗子,最终为外国发展做了“嫁衣裳”。从今年开始,本市将改进小留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联系和服务方式,引导其学成后回国发展。
《纲要》中提出,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海外高层次人才特聘专家制度。制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吸引政策,完善人才薪酬、税收、社会保障、医疗、住房、子女入学等配套政策。
加强与海外高水平教育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的合作,联合建立一批研发基地。建立一批境外培训基地,扩大境外学习培训规模。
此外,针对全球人才竞争端口前移,青少年中的好苗子成为人才争夺新重点的情况,从今年开始,本市将改进小留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联系和服务方式,引导其学成归国和报效国家。每年重点联系100名左右在境外一流教育机构深造的北京地区学校留学生并进行跟踪培养,引导其学成后回国发展。
面向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代表的国家发展所特需的各类人才,建设“人才智力高度密集、体制机制真正创新、科技创新高度活跃、新兴产业高速发展”的改革示范区。
●北大清华将建市立学院
《纲要》提出,不断提高国家人才发展平台和品牌体系中市属成分的比重,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大学中建立市立学院或研究院所。依托在京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工程项目及其科教资源优势,通过对口学习培训、双向挂职锻炼、课题联合攻关、项目合作等方式,实现和中央单位在人才资源上交流共享,投资建设上合作共赢。
解读:利用学科资源为北京发展服务
北大教授夏学銮认为,“市立学院”在北京已有“实践”,北大的“首都发展研究院”就是一例。据悉,首都发展研究院是北京市政府与北京大学共建的服务于首都发展的研究开发机构,是北京市与北京大学开展合作的重要渠道和首都区域创新交流的重要节点。
夏教授认为这次《人才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市立学院”,就是要将首都高校各个学科和专家优势进行整合,为首都经济社会建设服务。首都高校也会相应得到地方财政的支持。进一步明确了二者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使这种服务与支持在制度上得以保障。“北大属于教育部高校,以前直接从地方政府得到的财政支持并不多。成立市立学院以后,教师们从地方政府方面得到支持也更加名正言顺了。”
夏教授称,“北大首都发展研究院应该还是以科研为主的机构,市立学院将来成为实体后,市政府会利用其学科资源,提出为北京发展服务的具体目标,其中也许包含为首都定向培养和输送人才,因此我认为市立学院也不排除有招生的可能,这是一种趋势。”
●促进城乡和非公经济人才发展
进一步推动就业、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衔接并轨,建立统一开放的城乡人才资源市场。制定城区与郊区结对帮扶政策,通过项目共建、挂职锻炼、支教、助医等形式,促进城区人才智力带动郊区事业发展;通过进修、向上挂职等形式,促进郊区人才素质能力提升,形成城乡人才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建立和完善促进非公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将其纳入党和政府人才工作范围,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有关人才发展的各项政策、支持人才发展的各种公共资源、激励人才成长的各项活动,向各类人才平等开放。
整合“雏鹰计划”、“翱翔计划”和“科技新星计划”等后备人才支持计划,建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年轻创新后备人才联系办法,在全市范围内构建年轻创新英才发现培育体系。
设立首都人才发展基金,完善财政投入支持、贷款贴息、质押融资、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引导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组织加大人才投入。形成合理的人才投入回报机制,激发用人单位人才投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解读:工会要替高技能人才争取最高工资
早在2008年初,北京市就提出在企业中建立推广“首席员工制度”,首席员工享受高管待遇及其他荣誉津贴。市总工会昨天表示,无论是“首席员工制”还是“首席技师制”,都是为了带动本市高技能人才大发展。
北京市总工会建议,“首席”的产生除自荐、推荐外,也可以通过业绩评比或技能比赛的方式决定。目前,市总工会正在开展30个工种的北京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对脱颖而出的优秀技能人才进行“专项工资集体协商”,换句话说,就是由工会出面与企业协商这些“首席”的工资,原则上应在本行业平均工资的上限水平。以此切实提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让一批“首席”职工成为“金蓝领”。
记者获悉,目前本市高技能人才的比例仅为4%,月薪多在2000 至4000元。而刚刚公布的“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的30%,人才总量达到120万。有专家认为,“首席”制度给一线工人以实实在在的职业上升通道,此举势必大大提升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
■《纲要》其他亮点
●选用校长引入竞争机制
《纲要》提出,建立教师和教育管理人才职业发展体系,鼓励支持教师在教学科研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和成就事业;完善教师治学体制机制,保障教师有效行使科研和学术自主权;完善教师队伍的激励保障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探索校长及其他管理人才科学选用制度,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形成教育家不断涌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
转变基础教育方式,明确培养目标,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加快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着力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育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密切职业教育发展与产业发展的联系,培养一大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改革高等教育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
●从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
《纲要》提出,改变以行政权力决定资源配置和学术发展的决策方式,尊重研究人员的科研和学术自主权,保障研究人员自主选题、自主使用研究经费、自主控制研究进程。建立有利于人才自主创新的评价、使用、激励制度,健全科研诚信制度,从严治理学术不端行为,加强对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成果转化应用的支持。鼓励跨国、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单位的产学研创新团队的发展,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合作共享。建立科学有效的支持办法,加强对高端创新型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
●中关村CBD将与
硅谷曼哈顿“对口”
《纲要》提出,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大力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总部、跨国公司、民营企业总部等落户北京。支持本土企业国际化发展步伐,探索建立“中关村-硅谷-班德鲁尔”、“金融街-华尔街”、“北京CBD-曼哈顿”、“中影怀柔-好莱坞”等对口产业集群联盟,推动人才集群参与制定行业国际新标准。
●女性人才
工作年限有望延长
《纲要》提出,探索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将海外高层次人才纳入全市社会保障体系。适当延长高层次女性专业技术人才工作年限,给予其与现岗位同等水平的待遇。